千山群翠终究抵不过八月流火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自燃,有些问题需要澄清,有些情况需要了解。

千山群翠终究抵不过八月流火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自燃,有些问题需要澄清,有些情况需要了解。

   公元2022年8月16日,四川省阆中市某品牌高端车型“千山翠”自燃,该车车主发布视频称,该车刚从车库开出来,没有经过暴晒和任何碰撞。自燃,又见自燃,作为拥有小十年新能源车型操作经验的消费者,有必要也有责任澄清一些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非常尖锐,但也是广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无法回避的问题。

    磷酸铁锂电池会不会自燃?

    会,当然会。毫无疑问,磷酸铁锂电池也是电池,只要是电池,就有自燃的风险。大部分主机厂谈起磷酸铁锂,都会如数家珍,比方说:循环寿命长、高温性能好、容量大、安全性高等等,市面上很多新能源车型都默认配装磷酸铁锂电池,车企的口径都非常一致:因为更安全。

    事实上呢?不是因为安全,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,不仅仅是因为安全,那是为了什么?为了节约成本,是的,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,说白了,就是便宜,选择更便宜的电池,车企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,再有舆论起导向作用,何乐而不为?

    电池的类型并不能作为安全性验证的唯一标准,并不是三元锂电就一定不安全,磷酸铁锂就一定安全,或者出了事以后,磷酸铁锂就一定不安全了,三元锂电又安全了。保证电池安全更多的是靠外部手段的干预和控制,换句话说就是其他降低电池自燃的措施有没有、多不多,当然,这些措施同样需要付出成本,但做了就比没做强,至少,作为车企,绝对不能把电池类型作为车型安全性宣传的噱头,如果有人这么做了,轻则谬讹传观,混淆视听,重则颠倒是非,谋财害命!

    所谓的“刀片”电池一定安全吗

    不一定。关于刀片电池的科普文章俯拾皆是,这里如果再对刀片电池的结构或者其他特点进行论证,恐成蛇足,当车企把刀片电池作为安全性高的宣传点的时候,作为消费者,我们无话可说,我们只能用手,指着“千山翠”的方向。

    没错,消费者不管你是什么电池,消费者只看结果,以结果为导向,什么叫以结果为导向?第一是做了什么;第二是产出了什么结果,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二点比第一点重要。是的,你做了什么?做了刀片电池,有什么结果?自燃了。事实上,车辆安全性提升是逐级上升的,如果以结果为导向作为标准,做到60分需要60分的努力,做到80分需要100分的努力,做到100分需要200分的努力,所以绝大多数车企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,而是想不想做到的问题,君不见中保研碰撞测试之后,各大车企都纷纷加强车身刚性,曾经碰撞成绩倒数的车企都纷纷“咸鱼翻身”,但是,如果没有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呢?他们会自觉的加强车身安全性吗?也许会,又或许需要付出一些代价,是什么代价?人们不禁要问,可能就是消费者的生命。

    所谓“车评人”的话能信吗?

    不能。一个字都不能。每当有新款车型上市,肯定会有海量的“车评人”铺天盖地地进行“评测”工作,但评测结论都惊人的一致,这些评论都遵循了一个原则:这个车的优点缺点都可以有,但首先,要突出优点,弱化缺点,使得缺点无伤大雅。

    为什么?因为所谓的“车评人”,它们其实是车企的附庸,进而言之,守户之犬。它们并不真的在乎车型的所谓的“产品力”,在乎的是“流量”和“流量变现”,说白了,它们就是资本的走狗和奴才,归根结底,资本市场是因为没有办法了,才会考虑从事物质生产这种事情,它根本就不愿意去从事物质生产,它总希望有更快、更轻松的赚钱手段,而所谓的“车评人”,就是这种更轻松的赚钱手段,而已。

    新能源车型还能不能买?

    能,但不能盲目地买。新能源车型比汽油车型有更高的自燃风险,这是颠扑不破的事实,所以在安全层面上,消费者必须更加谨慎,多思考、多比较、多搜索、多鉴别、不相信任何忽悠,只相信客观的事实,在下决定之前,让各种观点在脑子里打一架,留下最后那个还站着的那个。

    结语

    千山深处的群翠终究抵不过八月的流火,有人隔岸观火,有人缄默不言,但事实就是事实,刀片之利,利在企业盈利,自燃之弊,弊在人心凋敝,以人心之凋敝量企业之盈利,可乎?不可乎?